



我叫余学华,今年52岁,中共党员,来自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。我1985年当兵,1987年入党,1989年退伍。曾多次荣获表彰和奖励。
云南怒江州,因著名的怒江而得名,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,最高海拔5千多米,最低海拔1千多米,抬头是匆匆的青山,低头是清澈澎湃的流水,这篇1.47万平方公里美丽的土地上,贫穷却如影随形,多年来困扰着22个名族的55万人民,是全国深度贫困的“三区三州”之一,贫困发生率位居首位。
怒江州98%以上的面积都是高山峡谷,气候变化无常,交通不便,刚才还是艳阳高照,瞬间就是狂风暴雨。我们电信人,做服务,出门就是爬高上坎,没有平坦的路可走。就在今年10月份,我们福贡县的两位扶贫干部在下乡的过程中,车子翻到了怒江里,一位同事遇难,另一位同事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找到。
我在福贡县工作了32年,这32年,非常艰苦! 几乎每天都要爬上陡陡的高山,下到深深的箐沟,滑过危险的溜索,身背肩扛、风雨无阻地为老百姓送服务。
我106岁的老父亲,96岁的老母亲常常盼望着我回家,但因为工作太忙,我常常顾不上。今年春节,老父亲拉着我的手说:“你要经常回家看看,要不然不知道哪天就见不着我和你娘了”。听着这话,我感到很愧对他们,我已经半年没有回过家了。
有人对我说:“你工作那么辛苦,那么危险,挣钱又不多,还顾不上家,你为什么不换个工作?” 我说:“我喜欢我的工作,我热爱中国电信,公司给了我很多荣誉,我不走”。
我们福贡县非常偏远、贫穷,很多地方不通公路,有的地方连电都没有,一些村民的住房是石棉瓦房和茅草房,家里一件象样的家具都没有,唯一的电器是电灯,有时候连吃的都没有。小孩子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,有的连学都上不起。因为没有路,有点山货也卖不出去。
党和国家领导非常挂念我们边疆少数民族,2015年1月,习近平总书记来云南考察,亲切接见了怒江州少数名族干部群众,殷殷嘱托“全面实现小康,一个名族都不能够少”。
2016、2017年,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同志两次来到我们福贡县视察脱贫工作。
怒江州是脱贫攻坚的“上甘岭”,我们公司围绕“怎么帮”、“怎么扶”、“怎么脱”,打出了网络能力扶贫、通信业务扶贫、信息化扶贫、公益扶贫的“组合拳”,针对2018年计划脱贫的1888个计划出列村精准发力,光网覆盖数达1880个,覆盖率为99.57%。承担了怒江独龙族整族推进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,光缆建成,4G开通,推广了健康小屋、党建手机、乡到村的视频会议系统等信息化应用。10多年持续开展“贫困大学生助学”项目。
“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”,异地扶贫搬迁成为怒江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。为了让扶贫搬迁户早日用上中国电信的宽带,看上4K电视,用上4G手机,我们建基站、架光缆,全县57个村都留下了我走乡串户的身影。
在“石月亮”和“老姆登”村,我在每个村子一待就是一个月。 在有公路的地方,我自己开车,没有公路的地方骑摩托,无路可走的地方,我就徒步行走,仅三年,我穿破了14双鞋子,骑坏了2辆摩托车,高山峡谷留下了我坚实的足迹和辛勤的汗水。
在我和我的同事们的努力下,402户傈僳族搬迁户都用上中国电信的光纤宽带、4K电视和4G手机,福贡县成了全国“电子商务进农村”示范县。
独龙族群众可以请省人民医院的医生远程会诊,独龙族孩子与昆明的小学开通了“同步课堂”,独龙族的年轻人们玩起了电商,独龙江的草果很快就卖到断货……
2018年,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。2019年4月,习近平总书记写来贺信,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。
扶贫搬迁村的一位老奶奶握着我的手说:“我孙子终于可以上学啦,谢谢你们”。 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,我感到无比欣慰:不管多么辛苦,都值啦!
把中国电信的4G、宽带和高清电视普及到傈僳族农户家中,让边疆少数民族也能与外界一样享受同等的信息文明,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大山深处,让怒江的少数民族通全国人民一道,如期迈入小康社会,这就是我的使命和责任!
怒江缺条件,不缺精神、不缺斗志!我坚信:路是人走出来的,不管山有多高,路有多险,服务群众,服务客户,发展业务就是要想方设法地把服务送上门,把温暖送上门。
我愿做怒江峡谷中的一束阳光,带给边疆少数民族温暖!



